第(3/3)页 当然,人家都给自家主公泼脏水了,不回应肯定也不行。 片刻后,只见陈宫驱马而出,来到阵前,与许攸相对而立。 他面色沉稳,声音洪亮,清晰地传遍全场:“休得胡言,尔等听从那董贼伪诏,行此巧取豪夺之事,竟还有脸在此狺狺狂吠,颠倒黑白,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!” “你!”许攸也是没想到陈宫一见面就开喷,哪有半点文人样子。 然而陈宫压根不给许攸辩解的机会,继续开口:“韩文节乃是朝廷正式册封的冀州牧,感念汉室恩德,深知袁绍想借董卓伪诏,威逼强索,形同篡逆! 故主动上表,愿将冀州献于秦王殿下,此乃忠贞之举,顺应天命人心,何来擅入之说?” 说到这,陈宫声音陡然拔高,指向袁绍军阵:“至于尔主袁绍,世受皇恩,四世三公,不思报效朝廷,讨伐国贼董卓,反而勾结董卓伪朝,心安理得地接受其册封,其心可诛! 更恃强凌弱,逼迫同僚,强索州郡! 我主尚在长安与董卓对峙,尔主袁绍却已迫不及待要在冀州行董卓之事,此等行径,与谋逆何异?” “更何况!”陈宫目光如电,扫过袁绍麾下一众将士。 “秦王殿下乃高祖血脉,光武苗裔,奉天承运,以图重整河山,匡扶汉室! 此乃大义所在,名正而言顺! 尔等若还自诩汉臣,便当弃暗投明,共襄义举! 若是执迷不悟,甘为袁绍鹰犬,助纣为虐,他日青史之上,必遭万世唾骂!” 陈宫这番喝骂可谓铿锵有力,掷地有声。 不仅将许攸的指责尽数驳回,反而将“勾结董卓”、“行董卓之事”的罪名狠狠扣回到袁绍头上,更高举汉室正统的大旗,直接从根源上打击袁绍军的士气。 许攸此时也被陈宫骂得面红耳赤。 他虽擅长阴谋诡计,但在这种公开的义理交锋上,哪里又是陈宫这种正儿八经的名士对手。 支支吾吾了几句,便狼狈地拔马退回本阵。 袁绍见许攸败下阵来,又听到陈宫之言在己方军中引起一阵细骚动,更是怒火中烧。 他知道,在道义上已经难以压制对面。 此刻,唯有凭借实力,真刀真枪地跟对面做过一场,才有可能挽回颓势! 第(3/3)页